智慧城市建设应面向新科技革命
2024/10/8 9:09:46点击:
智慧城市(Smartcity)不是个新概念,从IBM公司提出概念,到现在已有十年的时间。智慧城市还没有被公认的定义,但总体内涵是运用信息和通信技术(ICT)手段监测、分析、整合城市运行核心系统的各项关键信息,从而对于像民生、环保、公共安全、城市服务、工商业活动在内的各种需求做出智能的响应,让人们的生活更便捷舒适。
智慧城市建设在中国得到热烈响应。截止到2016年5月,全国95%副省级以上城市,超过76%的地级城市,共有超过500座城市的政府提出建设智慧城市。尽管如此,当前,智慧城市建设还特别应该面向新的科技革命,在技术、人和制度三个维度框架下,在更高层次上谋划推进。
第一,在技术层面,要面向新兴的技术,做好智慧城市建设的顶层设计。云平台、大数据这样的新技术,不是在很多城市的智慧城市建设中的得到广泛应用了吗?是的!然而,现在智能城市技术构架中,还需要纳入一些对城市发展有重要影响、新出现的颠覆性技术。首先,对于像网络约车、共享单车等已经应用的技术,要尽快整合到智慧城市的构架中。这些技术对城市的交通、人的生活产生了很大的影响,也对城市的管理带来新的挑战。由于这些技术的发展,是由滴滴、摩拜单车等企业发展运用,智慧城市平台要尽快与其相衔接。网络约车、共享单车不仅仅改变了出租车、步行交通的业态,也对交通系统产生影响,反映了城市交通规划和管理中存在的问题,怎样通过分析研究这些技术应用的数据,对相应问题加以改进,对相关联产生的新问题予以化解,是智慧城市建设非常需要考虑的。
其次,对于像无人驾驶汽车等新技术在未来的广泛应用,要未雨绸缪做好纳入智慧城市构架的准备。世界正在发生新的科技革命,由此会引发新的工业革命。2015年3月,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发布研究报告《深度转型:技术转折点和社会影响》显示:当前世界正在迎来很多改变生产和生活的新技术。78.2%的受调查者认为,到2025年,也就是8年后美国道路上行驶的汽车中10%是无人驾驶汽车!很多中国人认为无人驾驶汽车是未来很遥远的技术!然而,2016年10月,美国前总统巴拉克?奥巴马(BarackObama)在著名的科技杂志《连线》(Wired)表示:“这项技术已经基本成熟。”通用汽车(GeneralMotors)的预见和趋势主管理查德?霍尔曼(RichardHolman)表示,大部分汽车业内人士认为无人驾驶汽车将在2020年乃至更早的某个时间上路。2020年!只有3年左右的时间!
无人驾驶汽车在城市上路,不仅仅对交通产生重大影响,而且将使私家汽车的数量大大减少。美国有专家预测会使私家汽车数量下降90%。我曾经对这样的预测也不相信,但当摩拜单车、ofo单车在北京的街头到处都有,我爱人说家里可以不必有自己的自行车时,我相信了。如果私家车的数量大幅下降,那么城市的停车场就不需要那么多了,城市的规划要好好重新修订!这些将会让正在建设的智慧城市产生很大的冲击!在美国最大的城市当中,只有6%的城市将自动驾驶汽车考虑到了长期规划中,在中国有多少城市在建设智慧城市中考虑到这样的问题了呢?
这引出两个问题:智慧城市建设该怎样应对新科技革命带来的改变和挑战?另一方面,智慧城市建设该怎样支持新科技革命的发展?智慧城市兴起于技术的进步,如果面对新技术的革命,难以或者不能适应,怎么叫得上“智慧”呢?
第二,要在智慧城市中把人摆在核心的位置。智慧城市建设当然要依靠先进的技术,但是,智慧城市的核心是为人服务的。这听起来似乎是句没有实质内容正确的话。或许有人说:智慧城市建设就是让市民生活方便便捷。这当然应该是智慧城市建设的重要目的,但是,在新的科技革命年代,智慧城市应该对人有更高的支撑!首先,由于科技革命的发生,知识更新的速度非常快,同时,由于人工智能等技术的应用,人类的工作将受到很大影响,那种大学毕业后一个工作做一辈子的时代可能要结束了!有专家分析指出,现在读中小学的孩子,他们未来从事的工作目前在社会上大部分还未出现。所以,终生学习对人是必不可少的。那么,智慧城市建设就不仅仅是为了提高城市管理效率、不仅仅是让市民方便,而还要更好地支持市民学习!在我们的智慧城市可以让市民更方便的连接到各种慕课(MOOC)学习平台,我们的智慧城市平台上,有更多的学习空间,有更生动、引人入胜的学习社区。这样智慧城市也是学习城市(Learningcity),提高了城市的人力资本,当然也提升了城市竞争力。
此外,智慧城市要促进人的创新。智慧城市还要应用FabLab(FabricationLaboratory,装配实验室)、LivingLab(生活实验室)等工具和方法,实现以用户创新、开放创新、大众创新、协同创新为特征的创新。无论是麻省理工学院提出的FabLab,还是欧盟倡导的LivingLab,都是要适应人类创新模式的拓展,让社会更具创新活力。也就是被很多专家说的创新2.0模式。
创新2.0模式似乎有些人不太理解。实际上就是说由于信息和通信技术的发展,科技创新不再是少数科技工作者的专门活动,每个人都能够进行。创新由少数人的创新,走向“大众创新”。传统的以技术发展为导向、科研人员为主体、实验室为载体的科技创新活动正面临挑战。创新由封闭的创新,走向“开放的创新”,以用户为中心、以社会实践为舞台、以共同创新、开放创新为特点的创新2.0模式正在逐步显现。中国政府所提的“大众创新,万众创业”,其背后就包含着创新2.0。需要强调的是第一代LivingLab是由建筑师和工程师们发明的,为了更好地适应新的用户需求,他们在建筑施工后期,邀请用户来共同设计公寓及其居住环境。这种用户参与设计过程的新方法,也可称为设计、建设和使用的“三相融合”创新。但是,目前中国智慧城市建设,把以促进人的创新为“大众创新,万众创业”服务,作为目标的城市还不多,特别需要加强。
第三,智慧城市建设需要制度创新,以支撑新技术带来的变革。智慧城市中的智慧医疗也好、智能交通、智慧城市管理也罢,这些系统的应用都将使原来医疗、交通和城市管理的运行模式,以及其中人的行为方式发生改变。需要制度创新,予以规范。比如,医生该怎样使用医疗数据和机器诊疗系统?医生是不是必须使用大数据才能做出诊断,什么样的情况必须使用机器诊疗系统?而对于像医院产生的医疗大数据一样,各个不同系统产生的大数据,主权归谁?该由哪里管理?如果说是归政府,又该怎样在保护个人隐私的情况下,向企业、机构或公众开放?这些都需要在制度层面创新,以更好的支持智慧系统应用与发展。
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道格拉斯·诺斯(DouglassNorth)认为,工业革命与其说是技术革命,不如说是一场制度革命。因此,对于新技术应用产生的智慧城市,对于新技术革命对智慧城市产生的影响,更需要政策与法律法规变革予以支撑,才能使智慧城市建设更加健康、可持续。
智慧城市建设在中国得到热烈响应。截止到2016年5月,全国95%副省级以上城市,超过76%的地级城市,共有超过500座城市的政府提出建设智慧城市。尽管如此,当前,智慧城市建设还特别应该面向新的科技革命,在技术、人和制度三个维度框架下,在更高层次上谋划推进。
第一,在技术层面,要面向新兴的技术,做好智慧城市建设的顶层设计。云平台、大数据这样的新技术,不是在很多城市的智慧城市建设中的得到广泛应用了吗?是的!然而,现在智能城市技术构架中,还需要纳入一些对城市发展有重要影响、新出现的颠覆性技术。首先,对于像网络约车、共享单车等已经应用的技术,要尽快整合到智慧城市的构架中。这些技术对城市的交通、人的生活产生了很大的影响,也对城市的管理带来新的挑战。由于这些技术的发展,是由滴滴、摩拜单车等企业发展运用,智慧城市平台要尽快与其相衔接。网络约车、共享单车不仅仅改变了出租车、步行交通的业态,也对交通系统产生影响,反映了城市交通规划和管理中存在的问题,怎样通过分析研究这些技术应用的数据,对相应问题加以改进,对相关联产生的新问题予以化解,是智慧城市建设非常需要考虑的。
其次,对于像无人驾驶汽车等新技术在未来的广泛应用,要未雨绸缪做好纳入智慧城市构架的准备。世界正在发生新的科技革命,由此会引发新的工业革命。2015年3月,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发布研究报告《深度转型:技术转折点和社会影响》显示:当前世界正在迎来很多改变生产和生活的新技术。78.2%的受调查者认为,到2025年,也就是8年后美国道路上行驶的汽车中10%是无人驾驶汽车!很多中国人认为无人驾驶汽车是未来很遥远的技术!然而,2016年10月,美国前总统巴拉克?奥巴马(BarackObama)在著名的科技杂志《连线》(Wired)表示:“这项技术已经基本成熟。”通用汽车(GeneralMotors)的预见和趋势主管理查德?霍尔曼(RichardHolman)表示,大部分汽车业内人士认为无人驾驶汽车将在2020年乃至更早的某个时间上路。2020年!只有3年左右的时间!
无人驾驶汽车在城市上路,不仅仅对交通产生重大影响,而且将使私家汽车的数量大大减少。美国有专家预测会使私家汽车数量下降90%。我曾经对这样的预测也不相信,但当摩拜单车、ofo单车在北京的街头到处都有,我爱人说家里可以不必有自己的自行车时,我相信了。如果私家车的数量大幅下降,那么城市的停车场就不需要那么多了,城市的规划要好好重新修订!这些将会让正在建设的智慧城市产生很大的冲击!在美国最大的城市当中,只有6%的城市将自动驾驶汽车考虑到了长期规划中,在中国有多少城市在建设智慧城市中考虑到这样的问题了呢?
这引出两个问题:智慧城市建设该怎样应对新科技革命带来的改变和挑战?另一方面,智慧城市建设该怎样支持新科技革命的发展?智慧城市兴起于技术的进步,如果面对新技术的革命,难以或者不能适应,怎么叫得上“智慧”呢?
第二,要在智慧城市中把人摆在核心的位置。智慧城市建设当然要依靠先进的技术,但是,智慧城市的核心是为人服务的。这听起来似乎是句没有实质内容正确的话。或许有人说:智慧城市建设就是让市民生活方便便捷。这当然应该是智慧城市建设的重要目的,但是,在新的科技革命年代,智慧城市应该对人有更高的支撑!首先,由于科技革命的发生,知识更新的速度非常快,同时,由于人工智能等技术的应用,人类的工作将受到很大影响,那种大学毕业后一个工作做一辈子的时代可能要结束了!有专家分析指出,现在读中小学的孩子,他们未来从事的工作目前在社会上大部分还未出现。所以,终生学习对人是必不可少的。那么,智慧城市建设就不仅仅是为了提高城市管理效率、不仅仅是让市民方便,而还要更好地支持市民学习!在我们的智慧城市可以让市民更方便的连接到各种慕课(MOOC)学习平台,我们的智慧城市平台上,有更多的学习空间,有更生动、引人入胜的学习社区。这样智慧城市也是学习城市(Learningcity),提高了城市的人力资本,当然也提升了城市竞争力。
此外,智慧城市要促进人的创新。智慧城市还要应用FabLab(FabricationLaboratory,装配实验室)、LivingLab(生活实验室)等工具和方法,实现以用户创新、开放创新、大众创新、协同创新为特征的创新。无论是麻省理工学院提出的FabLab,还是欧盟倡导的LivingLab,都是要适应人类创新模式的拓展,让社会更具创新活力。也就是被很多专家说的创新2.0模式。
创新2.0模式似乎有些人不太理解。实际上就是说由于信息和通信技术的发展,科技创新不再是少数科技工作者的专门活动,每个人都能够进行。创新由少数人的创新,走向“大众创新”。传统的以技术发展为导向、科研人员为主体、实验室为载体的科技创新活动正面临挑战。创新由封闭的创新,走向“开放的创新”,以用户为中心、以社会实践为舞台、以共同创新、开放创新为特点的创新2.0模式正在逐步显现。中国政府所提的“大众创新,万众创业”,其背后就包含着创新2.0。需要强调的是第一代LivingLab是由建筑师和工程师们发明的,为了更好地适应新的用户需求,他们在建筑施工后期,邀请用户来共同设计公寓及其居住环境。这种用户参与设计过程的新方法,也可称为设计、建设和使用的“三相融合”创新。但是,目前中国智慧城市建设,把以促进人的创新为“大众创新,万众创业”服务,作为目标的城市还不多,特别需要加强。
第三,智慧城市建设需要制度创新,以支撑新技术带来的变革。智慧城市中的智慧医疗也好、智能交通、智慧城市管理也罢,这些系统的应用都将使原来医疗、交通和城市管理的运行模式,以及其中人的行为方式发生改变。需要制度创新,予以规范。比如,医生该怎样使用医疗数据和机器诊疗系统?医生是不是必须使用大数据才能做出诊断,什么样的情况必须使用机器诊疗系统?而对于像医院产生的医疗大数据一样,各个不同系统产生的大数据,主权归谁?该由哪里管理?如果说是归政府,又该怎样在保护个人隐私的情况下,向企业、机构或公众开放?这些都需要在制度层面创新,以更好的支持智慧系统应用与发展。
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道格拉斯·诺斯(DouglassNorth)认为,工业革命与其说是技术革命,不如说是一场制度革命。因此,对于新技术应用产生的智慧城市,对于新技术革命对智慧城市产生的影响,更需要政策与法律法规变革予以支撑,才能使智慧城市建设更加健康、可持续。
- 上一篇:美国智慧城市的宽带钥匙 2024/10/8
- 下一篇:雄鹰云上舞,智慧筑美潭——生活在智慧城市是怎样一种体验 2024/10/8